乘坐游艇出海兜風,似乎是電視劇中有錢人家獨有的度假方式。不過,隨著珠三角游艇產業集群的形成,曾經高不可攀的高端產業已經逐漸走進了民眾生活。有數據顯示,廣東游艇制造業公司共有226家,約占全國的近兩成。而在一系列促進游艇旅游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下,游艇消費將加速走入尋常百姓家。
788元/人可出海兩小時
游艇再大眾化,能親民成什么樣子?筆者日前登陸珠海市某游艇企業的官方網站發現,其借助港珠澳大橋開通推出的“港珠澳大橋海上游游艇專線”,收費僅為每人788元,10人成團,航程2小時。
“游艇出海真的不再是大眾印象中難以企及的事了。”珠海市游艇旅游協會會長方榮周日前表示,近年來,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促進游艇旅游發展的政策措施,目前工信部又正在制定《關于促進游艇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就是為了培育發展游艇旅游大眾消費市場,推動我國游艇產業及裝備發展。
方榮周告訴筆者,目前,珠海市成型的游艇航線已經涵蓋了桂山島、萬山島、東澳島、外伶仃島、廟灣島等多座珠海島嶼,還與汕頭、深圳、湛江、海口、陽江、三亞等鄰近市縣建立了航線,時間從以小時計,到半日、一日、兩日、一周不等;產品內容則細分為觀光、海釣、出海觀白海豚等多種。游艇旅游多數配備船長和水手,大的游艇上還配備了導游,不少游客已經逐漸接受了這一新型旅游方式。
粵港澳游艇自由行帶來新機遇
筆者注意到,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成型,香港、澳門游艇行業也與珠海建立了密切聯系。澳門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在月初舉行的“澳門汽車、游艇、公務航空展”上介紹,游艇產業符合兼具環保與創新于一體的“藍色經濟”循環經濟模式。目前,國家大力支持發展海洋經濟,并推行粵港澳游艇自由行,為游艇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。
目前,依靠著豐富的海洋資源,廣州、珠海、中山等多地都把游艇當成當地重要的產業來扶持。為支持港澳私人游艇暢游珠江口,2016年11月,中山與澳門率先開通“點對點”游艇自由行項目。2017年6月,交通運輸部、公安部、海關總署、質檢總局四部委聯合發函,原則同意《中國(廣東)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游艇“自由行”實施方案》,簡化游艇審批手續,支持珠三角各市與澳門探索發展游艇旅游合作項目。2017年7月24日,中國(廣東)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游艇自由行首航活動在廣州南沙舉行。
粵港澳游艇“自由行”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啟動,將提升粵港澳游艇產業相互協作、共同發展的力度,為在廣東乃至內地推進港澳游艇“自由行”、促進游艇旅游業發展積累可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。
“廣東造”游艇已達世界一流水平
除了開拓旅游線路外,廣東游艇業還在制造、研發、配件、推廣等方面齊頭并進。筆者查詢獲悉,廣東省游艇制造業公司共有226家,約占全國1228家的18.42%。
以珠海為例,2003年,珠海市將游艇產業確定為特色產業,現在,珠海市高欄港經濟開發區游艇外貿特色產業集群已經形成,也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游艇基地,目前擁有22家制造企業和35家配套企業。產品從17尺(約5.67米)長的小型游艇到300尺(約100米)長的超級游艇不等,還能生產海關、漁政、海事等特種船只,不少游艇已遠銷美國、歐洲和澳洲。目前,珠海平沙游艇基地的57家企業中,有兩家已經上市。
深圳的游艇制造業也高歌猛進。今年8月,中集集團(11.460, 0.02, 0.17%)旗下中集來福士公司建造的超級游艇Illusion Plus(幻想號)啟程前往歐洲參加國際上最大的游艇盛會——摩納哥游艇展,向全球客戶一展風采。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設計建造的60米以上超級游艇,標志著在超級游艇設計建造領域,中國企業已躋身世界一流行列。
未來,珠三角的游艇產業將如何發展?方榮周表示,目前珠海游艇行業抱團發展,以展團的方式參加各類專業展會。今年,他們就組團參加了新加坡和澳門的游艇展,大型、中型、小型游艇和配件同時亮相,反應也很好。在旅游開發方面,游艇行業也從會員制、與旅行社合作等方式轉為承接散客拼團,還在與攜程、去哪兒等OTA平臺接觸,考慮線上銷售,進一步進行推廣。
游艇業期待 更多配套
方榮周認為,游艇制造業仍然期待更多的配套。比如說,近幾年游艇租賃出海旅游漸成為高端旅游的首選,但也有受制于行業規定的地方。“按照現行規定,游艇無論大小,無論是10米還是20、30米長,都限載12個人以內。比如現在常見的100尺(約33.33米)長的游艇,坐幾十個人都沒問題。我們去新加坡調研時,發現人家80尺(約26.67米)長的游艇,也能上四五十個人。現在我們也向交通部等部門反映,希望能夠按大小來劃分游艇載客人數。在安全方面,可以根據人數不同進行不同的要求,如超級游艇需要配備更高資質的船長和更多的船員等。”